![]() |
品牌 | |
用途 | |
检测方法 | UV/HPLC/TLC |
外观 | 粉末 |
别名 | 紫圆丁、兔耳草、辽搘菜、箭头草、独行虎、羊角子、米布袋 |
CAS编号 | |
包装 | 1kg/包;25kg/纸板桶 |
级别 | |
产地/厂商 | 甘肃省兰州市 |
英文名称 | Herba Violae |
提取来源 | 紫花圆丁 |
包装规格 | |
纯度 | 1-98% |
主要成分 | 紫花圆丁 |
执行质量标准 |
紫花地丁提取物
[产品名称]:紫花地丁提取物
[拼音]:ZI HUA DI DING
[拉丁]:Herba Violae
[英文名称]:TokyovioletherbExtract
[原料别名]: 紫地丁、兔耳草、辽堇菜、箭头草、独行虎、羊角子、米布袋。
[产品来源]:为(Violaceae)植物东北堇菜ViolamandshuricaW.Beck.的全草。
[药用部位]:带根全草。
产地:我国长江下游至南部均产
[采收加工]:春、秋二季采收。除去杂质,晒干。
[原料形态]: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,高6~18cm。根状茎缩短,垂直,节密生,常自一处发出数条较粗壮的褐色长根。叶3片、5片或多数,基生,叶片长圆形、舌形、卵状披针形,下部者常较小,长2~6cm,宽0.5~1.5cm;花后叶增大,呈长三角形、椭圆状披针形,稍呈戟形,长10cm、宽5cm以上。最宽处位于叶的下部,先端钝或圆,基部截形或宽楔形,下延,边缘疏生浅波状圆齿;叶柄长2.5~8cm;托叶膜质。花紫堇色或淡紫色,直径约2cm,花梗细长,常具2枚线形苞片;萼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附属物短(长1.5~2mm)而较宽。
[原料分布]:生于草地、草坡、灌丛、林缘、疏林下、田野荒地及河岸沙地等处。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台湾等地。
[化学成分]:全草含甙类、黄酮类、蜡、蜡酸(Ceroticacid)及不饱和酸等的酯类。花中亦含蜡,蜡中含饱和酸(主要为蜡酸)34.9,不饱和酸5.8%,醇类10.3%,烃约47%。根含淀粉约37%,并有生物碱、黄酮反应。全草含甙类、黄酮类、蜡(为虫蜡酸及不饱和酸等的酯类)。预试全草含大量粘液质。尚从全草中分得软脂酸、对羟基苯甲酸、反式对羟基桂皮酸、丁二酸、二十酰对羟基苯乙胺和阿福豆甙(afzelin)和山柰酚-3-O-鼠李糖甙。
[保存方法]:通风干燥,阴凉防蛀,避强光。
苹果醋粉、葡萄醋粉、枸杞粉、沙棘粉、玫瑰花粉、青稞苗粉、大麦苗粉、藜麦粉、综合水果酵素粉、牡蛎粉、燕麦粉、山药粉、山楂粉、大枣粉、蓝莓粉、木瓜粉、桑葚粉、草莓粉、南瓜粉、弥胡桃粉、葡萄籽粉、决明子粉、虫草粉、葛根粉、黄芩粉、荷叶粉、人参粉、板栗粉、菠萝粉、菠菜粉、芹菜汁粉、芒果粉、凤梨粉、柠檬粉、柳橙粉、葡萄粉、荔枝粉、西瓜粉、香芋粉、哈蜜瓜粉、水蜜桃粉、青苹果粉、杏仁粉、红豆粉、绿豆粉、木瓜粉、石榴粉、椰香粉、樱桃粉、薄荷粉、花生粉、柳橙粉、桑葚粉、巴西梅粉、紫梅粉、越橘粉、巴西莓粉,阿萨伊果粉,诺丽果粉等果粉。
果蔬粉:青稞苗粉、大麦苗粉、豌豆苗粉、枸杞粉、燕麦粉、山药粉、山楂粉、大枣粉、沙棘粉、蓝莓粉、木瓜粉、桑葚粉、草莓粉、南瓜粉、弥胡桃粉、葡萄籽粉、决明子粉、水果酵素粉、虫草粉、葛根粉、黄芩粉、荷叶粉、人参粉、板栗粉、菠萝粉、菠菜粉、芹菜汁粉、芒果粉、凤梨粉、柠檬粉、柳橙粉、原味、葡萄粉、荔枝粉、西瓜粉、香芋粉、哈蜜瓜粉、水蜜桃粉、青苹果粉、杏仁粉、红豆粉、绿豆粉、木瓜粉、石榴粉、椰香粉、樱桃粉、薄荷粉、花生粉、柳橙粉、 桑葚粉,巴西梅粉,紫梅粉、越橘粉,巴西莓粉,阿萨伊果粉,诺丽果粉等果粉。